與校園連登仔connect
在愈燒愈熱的社會運動中,教育工作者帶着誠惶誠恐的心情倒數開學的日子。有些人害怕課堂裏的討論會失控,我反而看到現在正值學生的開竅期,是深入研究許多高深命題的契機。
以往很多人認為學生缺乏推動力和人生目標。我敢說,經歷這個不一樣的暑假後,大多數學生玩少了遊戲機,看多了新聞和評論文章,也跟朋友談論許多高深的社會和生命問題,包括香港前途、社會公義、個人使命等命題。
老師不妨抓住這些契機,用課堂的頭10 分鐘談社會公義,下一堂的頭10 分鐘談假新聞和fact check 的重要,還有其他命題如謙遜、良知和使命感等對他們來說不再抽象的概念。順着學生的好奇心和關注點,引導其學習和成長,教育工作可變得事半功倍,更可幫助學生整合3 個月來接收的各種資訊和親身經歷。
老師首要工作是「把脈」,認識學生對社運的思考深度和判斷程度,聆聽學生在暑假期間上了一堂怎樣的「社會生命課」,有助你評估在什麼地方可加以啟發思考、引導討論,讓你的回應不至於脫節、囉嗦和說教。學生感到學校是一個可信靠的環境,能抒發內心的鬱結疑慮或來自與家人緊張關係的壓力。
如果你憂慮學生受狹隘的朋友圈影響,何不讓大家把不同渠道的資訊(特別是相反的觀點)拿出來比較,繼而提升至探討「同溫層」(echo chamber)及「過濾氣泡」(filter bubble)的效應,審視自己在網上接收的信息如何被各種社交媒體精心的演算法過濾,對截然不同的主張充耳不聞。過程中師生探求多角度分析和同理心,學習代入對方的思維模式。
最重要是一起學習反思。如果大家不喜歡警察用「曱甴」的去人化稱呼形容抗爭者,那麼抗爭者是否也用了去人性化的稱號?當長期的憤怒日漸轉化為仇恨時,我們該如何管理情緒,提防進入仇恨言論(hate speech)和仇恨罪行(hate crime)?面對別人的不公義行為和辱罵,我們能否做到「when they go low, we go high」的情操?
換言之,教育工作者要「做好功課」——進入少年人的「連登」世界。為了認識「連登仔」,特別是我最不了解的「勇武派」,我每天花若干時間看連登帖文及有關人物專訪;不只看一個網媒或電視台的直播,而是在同一個屏幕上同時收看6 個媒體的直播,加上直接訪問身邊青少年,在原始資料中感受脈搏和培養觸覺;也參考一些有深度的時事評論,學習分析全盤格局。
老師和學生都有一個平等的身分——香港市民,同樣受社運影響思緒。解答不了學生的所有問題乃人之常情,坦誠說「不知道」總比「扮識」更受學生尊重,同時鼓勵大家繼續思考問題,分享新的發現和想法。學習問關鍵的問題才是智慧的開端。
2019.8.29
延伸閱讀:
《B仔B女長大了》:bit.ly/2Pu7z4S
《我可以做什麼?》:bit.ly/2YNb4YL
《錯判形勢》:bit.ly/2NdHC7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