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a Ho's Weekly Column

帶心眼識人

我跟很多創業者聊天,總會談到「帶眼識人」的話題,尤其是挑選共同創辦人、股東、重要投資者。大家咬牙切齒地說了一些大同小異的看人準則,但當遇上一個能提供最後所需的一塊拼圖的人,很容易在「heat of the moment」(霎時激動)之際,作出非理性讓步。就算在心深處覺察到對方有些令人不舒服的行徑,都會說服自己,「他是一個好人」、「他有的是我們最缺的資金或人脈網絡」、「他知道我們是夢幻組合,會珍惜和自律的」……只往好處想,於是把心中疑慮擱在一旁,決定與對方開展一段與婚姻差不多的緊密關係和合作旅程。

在平日冷靜理性地探討共同創辦人或股東的質素,希望能避免遇上可貴的人才和錢財時,在heat of the moment下作出蠢材的決定。

1. 溝通模式是否合得來

我曾經周旋於一些不願意出面和出手處理衝突的股東之間,就算他們知道有直接的角色和責任面對棘手的人事問題,卻還是想盡千方百計去逃避,引伸更多無謂的枝節和麻煩。要做的不去做,不應管的卻要在後面做很多小動作,就是不敢堂堂正正與當事人面對面討論敏感話題。我學懂了在合作前的「談婚論嫁」階段中,除了討論共同志向和理念上的共通點,也要挑選願意坦率溝通的合作伙伴。

初期認識一個人,談願景可以談得好投契,下一步便應該探究彼此的溝通模式是否也合得來。你要清楚自己屬於何種溝通風格,喜歡建立哪一類對機構有利的溝通模式,哪一類的伙伴溝通方法會令你獲得思想衝擊但不至於厭煩。比如說,我喜歡直腸直肚、有碗話碗的溝通風格,甚至不介意大家多講一些人物事的原始觀察細節,以免當中有人對事情的錯判會連累整個組織。如果潛在合作伙伴不屑細節,只想談結果,而他也不願跟我解說重要思路的來由,我會謹慎處理這個問題,因為日後合作起來可能是許多矛盾和誤會的根源。

有些剛結識的潛在伙伴未必知道我約開會的目的,我通常會提早告知對方討論事項,甚至說明我需要多少的quality time(優質時間),讓對方預留充足時間和心理準備。儘管如此,還有人每逢開會都要請兩三個朋友參加,甚至大排筵席,但沒有事先告訴我,開會時又不作介紹,我們根本不能深入談公事。這種情况發生幾次後,我私底下問他,這些朋友是否會入股或投資,他說他們都沒錢。這就令我禁不住質疑,這人的好客之道是否與正經會議混淆不分。

反正我們正在彼此觀察和認識,他可能想用這種方法來試探我的社交能量吧。我認為這種模式相當土豪,也不專業。有些人不介意這種模式,但我不會妥協,何况他需要我比我需要他更多。

我也逐漸看到另一個pattern:每一次跟這人開會都是在他半醉的情况下brainstorm(腦力激盪),在酒精影響下,他總抱着過分樂觀的心情說什麼都可以。當然我不敢相信,待他清醒後再跟他確認時,他又改變主意,事關他回復理智和理性。我開始看到他從午餐起便會喝酒,我唯有改為早上開會,希望在他頭腦最清醒時把嚴肅的話題說清楚。到了最後階段,我必須問自己:這麼難以溝通的人,每逢開會都要擇日找吉時,我願意長期作出這種遷就嗎?

2. 誠信和人格不能妥協

沒有人是完美的,所以我們並不是要找完美的人搭班子。知己知彼,合作前認識彼此的長處弱點、不同的溝通模式、辦事能力和專業判斷,我們可作出適當安排,讓團隊發揮互補和協作力量。不過,倘若當中有人出現人格問題,是壞蘋果、毒瘤的話,整個團隊就會被拖垮。因此,合作前我會盡可能看清楚對方的誠信和道德標準——假若道不同,多麼美好的願景和complementarity(互補)都是假的。

曾有人問我:「你有多看重道德底線?有時候客戶不方便直接給別人費用,會經過我們這類公關公司代其出錢。你能否接受這種做法?」我馬上明白怎麼一回事,也明瞭倘若說不能接受,我們談了很久的項目便會告吹。不過,我知道哪些事情是不能妥協的,遂說:「我不但不能接受這種行業常態,更追求乾淨、避嫌、王道的營商手法。」那人從此不再找我。

又有人問我:「你這類香港人……還是不要碰這個項目了……」說得相當含糊委婉,繼續說:「我不做違法事情,不過偶爾會違規,譬如開快車而被罰款。」我回應說:「違法的事固然不可當,但也不應做違規的事吧。」

我後來聽他多次提起這個違規不違法的「見解」,總覺得不倫不類,更不明白與香港人身分有何關係。琢磨了一陣子,我終於明白他想試探我對於違規的底線,藉此考量我們正在發想的項目可以走多遠的灰色地帶,反正後果只是違規罰款而已。我成功解讀後便不再跟他聯繫了,可說是彼此都「嫌棄」對方,談不攏。

3. 從小事看為人

我會從小事情評估一個人的品格、為人處事態度和判斷力,包括他與其他人相處時的言行舉止,從中找pattern,看看有沒有刻意掩飾的一面,然後評估能不能與之密切合作,或如何合作。

我與一個潛在伙伴A參觀一個項目,那兒老闆相當熱情,跟我們分享其生意模式。聽他浮誇和大吹大擂的說話態度,過了15分鐘,我認為可以離開,怎料A卻聽得相當入神,不願離開。我禮貌上坐下去,轉個念想,利用這機會觀察A的價值觀和為人。我發現他對面前的市井流氓表現得恭敬佩服,聆聽此般廢話的專注力,是與我對話時沒有的。之前我隱約覺得A十分大男人主義,經常不讓我把話說完便打斷我,然後又要反過來問我的觀點,卻又沒有耐性聽下去,在一幫人面前肯定都是他當大哥了。我一直不想批判他對女性有定型(stereotype),但我很在意股東之間的性別偏見問題,會否把女性矮化成一個助手的位分。那天,我看着A與面前的年輕土豪惺惺相惜2小時,正好讓我從側面更加認識A。

我又遇過一個喜歡喝到半醉後仍堅持駕車的人。大家初認識,我不好意思嘮叨,頭一次還坐了他的短程車;之後有一次長途車,吃飯時喝完啤酒再喝烈酒,斟第二杯烈酒時,我禮貌提醒他要開車不宜再喝下去。他堅持2個小時後才會開車,會變清醒的,我繼續好言相勸,他的朋友提出由他來開車好了。這人在2小時內喝了4杯烈酒後,還要堅持開長途車,我們一眾勸說車裏有3個乘客會跟他賠命,而且,把別人撞死或撞得半生不死的話,我們變成幫兇,只會內疚一世,他才勉強交出鑰匙。我也從那一刻決定,不但不會與這種不負責任的「自私酒鬼」合作,就算做普通朋友也免提。

4. 先小人後君子

愈口甜舌滑的人,愈令我提高警覺。我寧願與心正、踏實的人合作,也不想跟一些滿口仁義道德的「天使臉」共事——時刻要破解表面「老好人」的弦外之音,非常費勁。

有一個公認為「大好人」手上擁有我們需要的寶貴資源,我們差不多要跟他合組公司之際,有一個直覺告訴我,好像有些問題,而他一直沒有給我圓滿的答覆。於是,我找專家幫我做最後的「盡職審查」,幾經艱苦才發現我的懷疑合理。我找他澄清時,還給他benefit of the doubt(疑點利益),怎料他說很久之前不但已知道有潛在問題,並做了很多工夫去理解解決方案,不過需等待我們成立新公司後,才有資金和人力去解決。

我愈聽愈火滾,因我之前已三番四次以口頭和電郵提出疑慮,他本可以老實說出相關風險,或許我還願意考慮會否一起解決。他一直把這個殘廢資源說成是寶貝,待我把問題翻出來後,他再解說什麼都太遲了,因為我們已沒有信任的基礎。說好聽一點,他不懂得坦誠溝通,不夠專業;說難聽一點,他有心隱瞞這麼久,很大可能是一個騙子!

5. 相信你的直覺
當我和很多創業朋友回顧股東或創辦人之間的內耗往事,最自責的是我們在盤古初開時,其實看到不少蛛絲馬迹,也沒有相信自己的直覺,我們沒有「先小人後君子」,提早與對方揭露矛盾,把尷尬事情攤開來討論,反而一味假設對方是好人、紳士、君子,繼而把自己的身家財產青春押上做賭注。
所謂「帶眼識人」,指的是「帶心眼識人」,包括gut feeling(直覺)。當我們做盡可以做的觀察、打探和調查後,倘若還是感到不對勁,可能要把事情先放一放。有時候,來者是東風還是邪風,的確需要多一點時間才能鑑別出來。

2021.7.13

Author image
Ada is Founder and CEO of internet startup, Paxxioneer. She co-founded social enterprises, L plus H Fashion and L plus H Creations Foundation. She is a weekly columnist and author of 4 book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