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a Ho's Weekly Column

Tag: recruitment

Total 3 Posts

學習樂觀 不做dead body

我在中學時期,班裏總有一兩個同學經常往悲觀方向想東西,什麼都說不行,最後大家便會跟隨她們放棄任何嘗試。我不喜歡被她們拖後腿,每逢組織創新活動時,都不會邀請她們加入團隊,免得大家連試都不敢試。

出來工作後,也偶然遇到另一種極端的同事:過分樂觀者容易「下巴輕輕」、不計算清楚風險與難度便草率推行新政。如果老闆過度樂觀(尤其二世祖!),草率要求團隊不斷推出欠缺深思熟慮的項目,令眾人疲於奔命之餘,太多半途夭折的失敗項目更會打沉士氣。

如何處理別人或自己的樂觀或悲觀?賓夕法尼亞大學著名心理學家Martin Seligman做了多年研究,得出重要的結論:

  1.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,但樂觀者更能承受壓力,重新站起來;悲觀者容易放棄,甚至陷入憂鬱。
  2. 樂觀者的韌力令他在工作、學校和比賽成就更多。樂觀也可增強免疫系統,令身體健康甚至更長壽,亦令人感到愉悅。
  3. 機構、團隊、公司應當充滿樂觀者。招聘員工的評核測試,除了傳統的能力及推動力,還應加入樂觀程度。
  4. 如果無助和憂鬱可經由學習而來(稱作習得無助,learned helplessness),那麼樂觀也可以經由學習而來(稱作習得樂觀,learned optimism)。換言之,悲觀者可改變自己變得樂觀,獲得隨之而來的工作滿足感、健康和愉悅。
Continue Reading

另類職場培訓──應酬飯局眾生相

我出來工作的頭10年,其中一個掙扎是跟老闆出外與不同種類的人吃飯——casual得來又帶點工作成分,公司禮節得來又是天南地北無所不談。究竟人微言輕的我應該表現自己,還是默默品嘗佳餚?

理論上,當眾人皆知我輩分低,只期待我做一個「表面投入」的聽眾和得體的「賓客」:適當時候跟大家笑幾聲,適當時分倒茶甚至點菜,表示自己有所貢獻,做個醒醒目目的小助手,其餘時間大可盡情地享受美酒佳餚。

識諗的,便知道這是辦公室環境以外的一種工作培訓,塑造360度的視野和能力,是老闆出於「入錢落我袋」的好意,除了要領情和感恩,自己也要爭氣,好好從中學習一些真諦。

● 「妹仔陪笑」還是「入錢落袋」?

實際上,自尊心總會作祟。兩三個小時都沒有說話的份兒,自覺沒用,又要做「妹仔」陪笑,斟茶遞水很降格;久不久出句聲刷刷存在感,往往被ignore、打岔;或眾沉默,才發現自己不是失言便是說了一些低質的笑話或爛gag,人家不用給面子陪笑,甚至覺得我出聲都是多餘。

此外,遇上大部分話題都是自己聽不懂的生意經、行業笑話,還有超出我認知能力的人生哲理……大部分時間我都是一知半解,那種空白感、

Continue Reading

新鮮人逆境求職 真誠打動僱主忌死撐

今年就業市場慘淡,大專院校畢業生找工作是一大挑戰,情况好比2003及2008年般惡劣。究竟多讀一年書,還是出來工作?如果要勉強讀書,倒不如出來工作,或到非疫區遊學gap year。無論決定如何,目標始終以學習為本。

百業蕭條,職位求多於供,任何求職者更要回到基本步──態度是一切。面試過程要顯出你的品格和學習態度,包括學習能力、成長思維(growth mindset)、是否受教。

在不夠1小時的面試傾談裏,僱主須判斷面前的陌生人是否值得機構投資時間和心血;請了不合適的人是正常的,但最怕是易請難送的人。評估一個人的品格和學習態度是一件艱巨任務,因此,僱主會用不同形式和角度的問題,讓面試者有機會呈現真正的人格、對學習的追求、做人處事的基本能力。

僱主知道畢業生是一張白紙,不會奢望有關行業的工作經驗,反正硬技能和專業知識,可以on the job training(邊做邊學),但內在質素和態度須長時間栽培與人生歷練,有機會選擇的話,當然優先挑選心態較佳者,尤其是受教(coachable)的人。

● 普通對談看出真性情

幾年前,我隨便問一個在外國畢業的年輕人:「你主修電影評論,最近看過什麼電影?

Continue Re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