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朋友跟我說,不讓孩子參加比賽,因為壓力太大,輸了比賽更殘酷,故只讓他們參加表演。說時,興奮地翻開一幅又一幅音樂表演和戲劇演出的照片。
我冷冷地瞄了一下,禮貌地不作聲——對着為人父母的,還是少發表異議。自我陶醉中的友人驀地發現我一直默不作聲,必屬異常,說:「我知道你從小都有參加比賽,你是強人,很難明白不大突出的平凡小孩的弱小心靈。」
什麼強人和平凡人?我有氣沒氣地說:「有沒有想過所謂平凡、脆弱、不突出的人,透過比賽可擴闊視野,磨練心智、反省力和解難能力,才可成為強人?」
如果真要我兩者選其一,我確實喜歡比賽。在比賽中,參賽者都能從同一動作、樂曲、朗誦來比較,互相觀摩,在同一起點上看別人為何比自己的動作難度更高、跑得更快、表達和演繹得更好。然而,舞台上令人陶醉的鎂光燈容易製造錯覺,令人自我感覺良好。再加上台下觀眾不少是前來捧場的親朋好友,就算難看的表演,他們總會給點掌聲。如果不想埋沒良心給予讚揚,也會說些鼓勵評語,諸如「你們太辛苦了」、「真不簡單」。
我就是喜歡比賽的「殘酷」──殘酷在於赤裸裸地看到自己技不如人,在於輸就是沒有遮掩的輸,在於落敗不能用糖衣包裝、混淆視聽,在於你必須直面輸掉的事實。更重要的是,社會和生命本有殘酷難堪的一面,比賽就是學習面對充滿競爭的社會的最佳途徑之一。
那位朋友用表演來過分保護和助長孩子的玻璃心,寧願自欺欺人,也不計較孩子做鴕鳥或井蛙。我不曉得他們長大後如何面對高手雲集的社會,在職場裏沒有鎂光燈和必然的掌聲,如何迎戰?
我在初中時開始參加每年一度的朗誦節比賽和音樂節,每年被迫聽幾十位參賽者用不同方法演說熟悉的文章,被迫聽其他學校合唱團對同一樂章的不同唱法和功力,我的語言能力和藝術鑑賞力不知不覺地獲提升。
我這井蛙有機會在外面吸收經驗,輸贏在當時來說相當重要,輸了比賽可以幾天不開心。但過了幾年才明白,比賽最重要的是磨練胸襟和培養學習心態,不開心的那幾天正正就是踏出「安舒區」,進入反思、soul searching、尋求改進的「學習區」。
令我學習最多、得着最大的是輸掉比賽!愈輸得多、愈輸得所謂不值,我愈能領悟體育精神、頓悟人生。愈早經歷比賽失敗,愈早衝擊玻璃心,愈能培養抗逆力、自省力和解難力。
很多學校害怕落敗的學生從此氣餒(或怕家長投訴),索性增設多個獎項,令差不多所有人都能獲得不同名目的獎牌。我很反對頒發形同人人有獎的權宜做法,完全扭曲比賽的真諦,剝奪學生從失敗中成長的重要一課!
太多獎項令原有的大獎「貶值」,當獎賞變得太cheap時,真正值得獲獎的勝利者看不起手中的獎品,之後也不會努力備賽。另一邊廂,對落敗者不是建立玻璃心(不能接受輸的事實),便是自卑心,因有些人深知自己不夠好卻能獲獎,那只是很可憐他們的安慰獎。
有時候,比賽成績來自個別評判的評選,少不免帶點個人的主觀判斷,落敗者或會感到不公平、不夠客觀,甚至抓住這點大做文章,給自己大條道理不認輸。我也不只一次為了類似賽果而憤憤不平,但成年後才懂得欣賞這些所謂不公平經歷的鍛煉,因為生命裏經常碰上這些情境,如老闆晉升不比你能幹的同事、心儀的公司不錄用你⋯⋯你懂得處理自己的心境,繼而冷靜地審時度勢、自我反思?
有些人不認輸的原因,是相信一分耕耘應帶來一分收穫。不是必然的!我從比賽中,悟出一個挺弔詭的人生道理:一分耕耘不一定帶來一分收穫,但沒有耕耘肯定沒有收穫,也切勿妄想不勞而獲。
2019.1.10
〈延伸閱讀〉
擁抱逆境:bit.ly/2ClAa2T
與挫折交朋友:bit.ly/2tGRKr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