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a Ho's Weekly Column

工作透支的先兆

過去十年,我不時為自己把脈,緊貼身心靈的狀態,以在人生跑道上馳騁。我認為至寒至陰的障礙物, 莫過於工作透支(job burnout)。

大約四年前,我發現一些透支的先兆。在屯門設立的社企毛衣廠忽然變得很遙遠:之前連續幾年每天從九龍坐車到屯門五十分鐘,我都不覺得怎樣,這時卻漸漸感到路程遙遠,一想起來便覺乏力。

我也為着同時製作音樂劇和電影的事宜感到疲憊,覺得自己是一台工作機器,每時每刻都須用氣力刻意完成瑣碎事情。

我開始意識到自己可能步入了工作透支的狀况,並留意到幾個透支的徵狀。最明顯的是精神疲憊,力不從心,這有異於體力疲倦。有些事情我就是提不起勁去推動,從前的拼勁、把不可能變為可能的鬥志,每天被蒸發一點,靈魂被蠶食一點,我活像一個慢慢泄氣的氣球。

還記得當時我須處理許多媒體關係,但很多記者都不先做好功課就進行訪問,而且寫來寫去都是表面和重複的內容。有位電視台導演約我做訪談,我有點應付不暇,說:「你們節目一向訪問達官貴人、社會賢達,看來你找錯了人……」他堅持不一定找名人,總之很想寫我的故事。

我例行公事地拋出一個對記者必問的問題:「你看過我在專欄介紹我們的理念和故事的文章沒有?」

如我預料,他說:「沒有。可以一邊訪問一邊聽你說……」

「不行!」我斬釘截鐵地說:「你還未準備好就來做訪問,效果只會流於片面,我也沒勁把同一番話說第一百次。」

他答應看過後再找我。怎料,翌日便來電,說都看過了,堅持要做訪問。我半信半疑,遂挑了幾個重點資料測試他是否真能在半天裏讀完,但他確能見招拆招。我推不掉他,也欣賞其誠懇認真的態度,便答應了。最後出來的短片,是訪問過我的報道中最用心製作和有內涵的其中一個。

那時我很清楚知道自己的專注力和耐性日漸減弱,如此不太客氣地對待記者,我的心委實過意不去。別人或會罵我「寸」和難服侍,實情是情緒疲憊的透支徵狀。

有員工找我討論人事紛爭或糾結,我凝望他們,卻不再見到臉孔,而是「麻煩」兩個字!這是「去個人化」(depersonalization)的透支徵狀。

有老闆給意見,我便趁機發牢騷,一肚子怨氣盡情爆發出來,有時還帶點陰謀論,以往的樂觀慢慢變酸溜溜的判斷。憤世嫉俗和「怨氣不散」也是一個徵狀。

好友Ben問我,什麼是我的passion。這對我來說一向都不成問題,但我竟一時答不上來,尷尬地說:「我不知道自己的激情何在!」失去激情,對身邊許多人和事失去興趣和好奇,是工作透支最可怕的徵狀。

工作透支終於敲響警鐘,我暗叫不妙,不得不正視問題。下回續說自救行動。

(工作透支/二之一)

2018.11.1
----------2018.11.1

Author image
Ada is Founder and CEO of internet startup, Paxxioneer. She co-founded social enterprises, L plus H Fashion and L plus H Creations Foundation. She is a weekly columnist and author of 4 book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