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a Ho's Weekly Column

化身天使 Pay it forward

剛放下電話,又是一個不久前參加過我的領導培訓的高管,壯年時期已邁進收成期。這兩年翻天覆地的大環境變化,打亂一切計劃和生活模式,最令人懊惱的是難以作長遠的規劃;加上不能外遊,多了很多空閒時間,從前工作壓力太大時,渴望休息和享受生活,現在多出了時間卻因憂慮未來而做什麼都提不起勁。
對一輩子積極進取的人來說,「空閒」和「慢活」最多是一種對短時間放假的嚮往,時間一長,差不多等同無聊頹廢、虛度光陰。他們需要的是一種充實感和使命感,才會覺得對得住自己。

我既屬這類人,自能深深體會當中的內心掙扎。我的對應方法,是用另一種積極方式回應這段節奏紊亂呆滯的日子。

幫助別人可忘憂

幫助別人可以暫時忘卻自己的憂戚,多想想別人的問題,可抽離自我為中心的世界,你會發現世界變得很大。有着一點點使命感和正義感作為助燃劑,你所做的小事情都會是larger than life!
一直以來,我經常心存感恩,有很多幫助過我的人,以不同形式給我指點迷津,教我安身立命和活出精彩。與這些天使相遇的時間或長或短,但他們都曾祝福過我的生命。當時就算口頭表達過謝意,總是等不到機會,在實際上為他們做點什麼,所以只能以「pay it forward」的精神——做別人的天使—

Continue Reading

董事不懂事 越權搞亂檔

說起大家都會一肚火的話題,好多時是一些老闆呀、董事呀,他們一聲令下,有理無理,下面的同事便會做到死。前線同事明知做來純粹是敷衍上層,也要放下正經事或擠出休息時間去認真地「白做」。更甚者,很多時要開無謂的會議,也是應酬上層的離地要求,或滿足某些「揸住雞毛當令箭」人士「刷存在感」的需要。除了籠統歸咎於弄權、嗜權和權力鬥爭,其實很多時是錯誤使用權力:誤用、過用、濫用、不約束使用。

很多人談論權力就像談性愛,或覺得是一種忌諱,或不好意思宣之於口,或有種錯覺認為用權和說權是貶低自己的高尚情操。權力在家庭、工作、義工範疇都存在着,即使不敢認識權力、不肯學習使用權力的人,始終都有面對權力和用權的時候。於是,我們見到很多人一邊誤用、濫用權力,一邊裝謙虛說自己不喜歡行使權力,事實上,他們有的用權用得猶抱琵琶半遮面,有的用得肆無忌憚、理所當然。

你可以自欺欺人說你沒有使用權力,但受你崗位帶來的權力而需「招呼」你的同事,則肯定不會同意。試想想,你可能出於熱心,想多關心機構的某項目,

Continue Reading

曠野中的雅興

長年累月的疫情與逆境日子,教人喘不過氣,蒼涼幽暗的大氣下,每天都要花好些工夫振作自己,這已成為大多香港人的日常寫照。有朋友說他長期悶悶不樂,我問,那是怎麼樣的?

他說,就是缺了一份「雅興」:不想去戲院看電影,反正坐不定;不想出外吃飯,反正食之無味。每天營營役役地上班下班,生活沒有色彩。

啊,雅興。雅興是精神健康的一個指標,也是對應逆境的一種意志表徵!困境逆境中的雅興,並非不理世事、附庸風雅,而是好整以暇、保留實力的修養,好像一葉小舟在驚濤駭浪之際,隨着怒海起伏,在被動中不失沉實思變,保存內力,培養更深底蘊,以待風雨後有所作為。

我這一年在台灣「心度遊」,時刻記掛香港未來,心情難免惆悵憂戚,感覺像長期被上帝遺忘了,何來雅興?不過,基督教信仰還是給予最強的提醒:這是一個曠野中的寶貴歷練。聖經中,青少年大衛被政權追殺而逃難到曠野,漂泊十數年。曠野裏有很多野獸和仇敵,危機四伏,大衛遇上怪人怪事,也遇上愛人和高人。最重要的是,在曠野歲月裏,

Continue Reading

員工是老闆最好的作品

辭職有千萬種的理由,但最黯然神傷的是委屈。委屈來自得不到你看重的老闆或戰友體諒,開始時,你會堅持下去,認為繼續努力,他們總會改觀。最心碎的是他們冤枉你、控訴你,或者不撐你,不替你說句公道話,一次,兩次,很多次,慢慢你不想解釋,免得他們反罵你在自辯。再過一段日子,你開始心淡,提不起勁拼搏下去,情緒不再受波動,你發現已經進入麻木狀態。直到一天,你已經心死,帶着沒有靈魂的軀殼上班、下班;在家中看電視、跟朋友聊天都沒精打采,你知道這是辭職的defining moment。

委屈是一種「腐蝕性」的精神狀態,每次我都想說服當事人還未到心淡之前,便要拿出來跟上司溝通。有誤會的要澄清,有心結的嘗試解開,最低限度給雙方一個機會挽救關係,更要給自己一個交代——你所感到的委屈,不是出於誤會、猜疑、道聽塗說。

不過,大部分人都不敢坦白講出心底話,不只是難以啟齒,而是權力懸殊的問題。作為下屬的,怕提出來後,有權有勢的上司不但死口不認,還會影響印象,

Continue Reading

帶心眼識人

我跟很多創業者聊天,總會談到「帶眼識人」的話題,尤其是挑選共同創辦人、股東、重要投資者。大家咬牙切齒地說了一些大同小異的看人準則,但當遇上一個能提供最後所需的一塊拼圖的人,很容易在「heat of the moment」(霎時激動)之際,作出非理性讓步。就算在心深處覺察到對方有些令人不舒服的行徑,都會說服自己,「他是一個好人」、「他有的是我們最缺的資金或人脈網絡」、「他知道我們是夢幻組合,會珍惜和自律的」……只往好處想,於是把心中疑慮擱在一旁,決定與對方開展一段與婚姻差不多的緊密關係和合作旅程。

在平日冷靜理性地探討共同創辦人或股東的質素,希望能避免遇上可貴的人才和錢財時,在heat of the moment下作出蠢材的決定。

1. 溝通模式是否合得來

我曾經周旋於一些不願意出面和出手處理衝突的股東之間,就算他們知道有直接的角色和責任面對棘手的人事問題,卻還是想盡千方百計去逃避,引伸更多無謂的枝節和麻煩。要做的不去做,不應管的卻要在後面做很多小動作,就是不敢堂堂正正與當事人面對面討論敏感話題。我學懂了在合作前的「談婚論嫁」階段中,除了討論共同志向和理念上的共通點,也要挑選願意坦率溝通的合作伙伴。

初期認識一個人,談願景可以談得好投契,下一步便應該探究彼此的溝通模式是否也合得來。你要清楚自己屬於何種溝通風格,

Continue Re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