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a Ho's Weekly Column

Tag: 價值觀與觀念

Total 28 Posts

郵輪上的學習點滴

提筆時,身在新加坡開往香港的上空3萬呎,剛完成10天與別不同的郵輪生活。半年前,日本一間運作了36年的非牟利機構邀請我到其郵輪上演說「旅遊4.0」及領導力。

「和平號」(Peace Boat)每年也會舉辦3個月環遊世界航程,經常爆滿,沒有賭場,只有眾多學習班、興趣班和分段上船的25位嘉賓舉行的講座。約1000位乘客中有三成來自香港、台灣、大陸、新加玻、馬來西亞及泰國,其餘大多是日本人。當中35歲以下的日本人約300個,我的目標自然是理解日本新世代的思維。

每逢吃飯,我總挑選坐滿年輕人的桌子。奈何他們的英文確實不行!為何在21世紀地球村裏一個先進國家的年輕人,連基本英語溝通能力都如此糟糕?幸好他們很有禮貌,不願意在不懂日文的外人前自說自話,只好低頭吃飯。為了打破因我而起的死寂和尷尬局面,我開始主持一場雞同鴨講的晚宴。他們用他們的破英語,我用我的爛日語,竟能聊足1.5小時!

「和平號」開辦一個叫「Global University」的項目,給26位年輕乘客加插一些特別的學習機會。由於郵輪會在香港停留一晚,我提出帶有興趣者在香港「掃街」,吃香港人的地道小食。

幾位「美少女」

Continue Reading

練精學懶的攝影大師

攝影師擅長用鏡頭說故事,但能用嘴巴深入淺出並帶幽默感地道出人生哲理的,攝影指導葉紹麒(SK)是表表者。在一個中學生座談會裏,SK 說自己相當懶惰,終日思考如何用最懶的方法做事。他喜歡「練精學懶」這句話——精髓在於「學懶」放在「練精」的後面,即你先要磨練到「精」的境界,才能達至「懶」。SK 的生命就是一個又一個「練精學懶」的過程。

他兒時熱愛畫油畫和水彩畫,會用兩個月創作一幅畫作。中學時,母親不知從哪兒翻出父親的照相機給他看,他的生命從此不一樣——追求懶惰的他發現,只須一按相機便能把畫像呈現出來,何用費時繪畫?

於是他進入另一個漫長的「練精」周期,任何與攝影技術及影像有關的書籍和學問,他都潛進去研究。着迷程度「去到幾盡」?他一向是個文科生,抗拒及逃避數理化科目。但攝影需要對光學、折射等理論深入認識,他必須讀好物理;為把相片冲曬做到極致,他鑽研化學。

他說:「世上無捷徑,

Continue Reading

以同理心拆解奇怪行為

每當聽見有人信誓旦旦說「管理之道最重要是用簡單方法處理複雜問題」,我都感到不安。不是說這句話完全錯,而是人事瓜葛與矛盾、人的行為和喜好的本質就是複雜,過於簡化、忽視處境(context)和團隊動態(group dynamics)的多變性,只會令管理者對問題一而再、再而三地「誤診」。

一個人的行為除了受其性情、經歷及思維影響,也跟周遭的人、環境、利益計算及相對權力等多重因素有關。人際關係和矛盾也隨之而變得充滿動態(dynamic)和變化,不能因渴望簡單處理的主觀願望而覺得理所當然。

總有個別同事的說話或行為令人大惑不解,大多數人遂方便地稱之為「奇怪」、「發癲」就算。這是一個頗自我中心的結論,沒有嘗試設身處地明白對方的出發點。不能以常理解釋的問題肯定是棘手和難明的,但也不能隨便歸納為無法理解便算。

很多時候,我特別把反常行為挑出來研究,把摸不着頭腦的言行視為「線索」,帶引我找出問題根源。當我聽不出別人說話真偽、看不出表情含義、解讀不到奇怪行為時,必會啟動「同理心」機制,亦即是「易地而處」,put yourself into

Continue Reading

一句說話的威力

有時候,一個人在閒談中的一句說話或一個提問,會停留在我心裏不停咀嚼、消化,在腦海中不斷發酵、沉澱,若干年後,可能會化成行動。

10多年前我從美國修讀碩士畢業回港,某大學教授邀請我給一批訪問學者說領導力,我主要介紹哈佛大學 Ronald Heifetz 用了30年研創和教授的 Adaptive Leadership(調適性領導學)。

3小時的演說後,一位學者若有所思地說:「這麼 robust 的一套領導學,難道只有遠赴哈佛大學才能修讀?太可惜了吧!」我見他一臉認真,才腼覥地說:「恐怕如是......」

畢業時,Heifetz 教授鼓勵我投身領導培訓行業。我思前想後還是決定先在實戰中親身活用這套理論,日後以一個實踐者身分教授領導學也未遲。

近年,我終於撥出部分時間提供 Adaptive Leadership 的培訓,漸發現管理人在不同行業,每天面對的許多問題都很相似,特別是牽涉改變人們心態和思維的事宜。

當我與一位剛榮升為「一把手」的人見面後,他天真的管理概念和強大的自我防衛機制,刺激了我寫一系列名為「新丁一把手的常見誤區」。內容包括常見的管理問題:不懂運用正式權利和建立威信,還有把自己不喜歡或不懂做的事情 delegate(

Continue Reading

完美無瑕的言語

洞悉謊話、藉口、語言藝術,尤其是來自說話了得的嘴巴,雖是困難,但如果你用心聆聽,幾次傾談後,不難發現一些重複的pattern(模式)。他們的說話表面聽來通順流暢,但通常帶點冗長和空洞,沒有層次感和深度;每個說法像是完美無瑕,無論你挑戰哪個矛盾位,對方總能自圓其說。

有些小聰明的人,習慣「走精面」,一直賴以生存的是一張圓滑嘴巴和製造錯覺(misperception),故他們都是高手!面對說話高手,先不要被其氣勢和表面自信震懾和蒙蔽。當你靜心分析,會發現說話內容滿佈漏洞。

他們最普遍的破綻是用「數白欖」方式來隱瞞真相或內心虛浮,以為滔滔不絕地列出愈多點子,便能顯示他對事情瞭如指掌和深刻反思。我重質不重量,排山倒海地給我一大堆空洞無物的表面分析,只會暴露其心虛或無能。

另一線索是經常自圓其說,任何問題都能被他們拆解為沒有問題。有高管跟我討論團隊問題,我隨着他的論述而提出關鍵問題時,他才提出一些新的重要資料來解畫。換言之,討論了半天後,他竟然把自己提出的問題化整為零。我心裏立時泛起強烈的「混吉」和「搵笨」的感覺!

結合我與這人之前的一些對話,心裏不由得起疑心,認為他不大老實,往往在關鍵時刻「

Continue Re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