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a Ho's Weekly Column

Tag: 價值觀與觀念

Total 28 Posts

盛世與亂世領袖

幾年前,有位阿姐級人馬在一所大公司工作了30 年,因生意減縮而被裁員,兩年都找不到工作。有位認識她多年的老闆(一直是她的客戶)推薦給我,但交談中我認為她吃慣「大茶飯」,不適合我的初創公司。那位老闆很賞識她,聘用她為總經理,幫他由零開始建立一間新公司。

阿姐有時候會給我電話發牢騷,說老闆只緊張賺錢,不理會她的各樣掙扎。我問她有哪方面的創業掙扎,她說來說去都是公司裏沒有茶水女工,她要自攜茶杯及自行清洗。她喋喋不休地訴說老闆沒聘請其他助手「服侍」她,經常為皮毛事和小福利「據理力爭」,也埋怨老闆沒給予明確指引和清晰思路,遂缺乏方向感。她沒有意識要改變自己,幾個月後便怒氣冲冲地離職,老闆亦感到相當無奈。

亂世領袖 靈活變通殺出血路

我當初沒有聘請她,因為我的初創公司需要的是亂世領袖(wartime leader),但她在老字號公司多年經營同一批大客戶,言談之間顯露出頂多是個盛世領袖(peacetime leader)。我曾經聘請過好幾位不能轉變思維的盛世管理者,就算事前給予許多有關轉變自己的心理準備和系統性的coaching,改變始終帶來巨大壓力,有人緊張得每天上班都會胃痛,有人怕「孭鑊」而辭職,有人就像這位阿姐般終日埋怨上司以保護自尊心。

盛世領袖通常出身於有一定成熟和穩定程度的機構,處於擴張時期,

Continue Reading

與校園連登仔connect

在愈燒愈熱的社會運動中,教育工作者帶着誠惶誠恐的心情倒數開學的日子。有些人害怕課堂裏的討論會失控,我反而看到現在正值學生的開竅期,是深入研究許多高深命題的契機。

以往很多人認為學生缺乏推動力和人生目標。我敢說,經歷這個不一樣的暑假後,大多數學生玩少了遊戲機,看多了新聞和評論文章,也跟朋友談論許多高深的社會和生命問題,包括香港前途、社會公義、個人使命等命題。

老師不妨抓住這些契機,用課堂的頭10 分鐘談社會公義,下一堂的頭10 分鐘談假新聞和fact check 的重要,還有其他命題如謙遜、良知和使命感等對他們來說不再抽象的概念。順着學生的好奇心和關注點,引導其學習和成長,教育工作可變得事半功倍,更可幫助學生整合3 個月來接收的各種資訊和親身經歷。

老師首要工作是「把脈」,認識學生對社運的思考深度和判斷程度,聆聽學生在暑假期間上了一堂怎樣的「社會生命課」,有助你評估在什麼地方可加以啟發思考、引導討論,讓你的回應不至於脫節、囉嗦和說教。學生感到學校是一個可信靠的環境,能抒發內心的鬱結疑慮或來自與家人緊張關係的壓力。

如果你憂慮學生受狹隘的朋友圈影響,何不讓大家把不同渠道的資訊(特別是相反的觀點)拿出來比較,繼而提升至探討「同溫層」(echo chamber)及「過濾氣泡」(filter

Continue Reading

B仔B女長大了

不少年輕人在家裏為免傷和氣動肝火,寧願迴避政治話題,不告訴家人自己參與示威的程度。另一邊廂,父母擔心子女安全,害怕他們變得激進。但子女的沉默令家人更不安,不少朋友請我幫忙勸其子女「冷靜」、「切勿衝擊」。

我的取態是,少年人正經歷巨大的政治喚醒,甚或是生命裏第一個開竅里程碑。他們最想跟任何人分享心裏的那團火,訴說追求社會公義如何把其良知燃點起來。

這是一個讓父母重新認識子女的良機。持相反意見或過於憂慮的父母,須乘着少年人那團火來打開話題,把舊有的家長式關係(我比你更懂事)演變為朋友式關係(在某議題上,你比我更懂事)。

對於較缺乏溝通的家庭,我的忠告是,不要「開口埋口」都是冷靜,像叮囑孩子下雨拿雨傘、天涼穿衣服般囉嗦,久而久之把大家的話題淪為沉悶兼無意義的東西,增加孩子的煩厭感,更導致其減少說話,以求耳根清淨。

擔心子女安危的另一原因,是自己對社運的畏懼,源於對議題和對孩子思維的了解不深。管理畏懼的最好方法,是進入這一代人的世界,多看他們收看的直播頻道、連登及有質素的時事評論員。做好「功課」,讓孩子覺得你並非想像中的愚昧無知和食古不化。打好了一點基礎後,可真誠地問孩子怎麼想,虛心聆聽,過程中最好不要發表自己的「偉論」。

孩子願意「

Continue Reading

錯判形勢

近來不少人愛說4個字——錯判形勢。究竟什麼是判斷?其實在職場、在生命裏,判斷力決定一切策略、選擇和行為。

偏偏判斷力是最難學過來的,因判斷力不能如硬技能或知識般傳授,乃像「內功」般須慢慢孕育出來。很多人以為作明智抉擇最為困難,然而,做錯決定不是因為選擇錯誤,而是判斷錯誤。

判斷力講求理性與感知的融會,知識與歷練的琢磨,對一言一行、一舉手一投足的觀察入微,對團隊動態的透視,才能客觀判斷哪種形勢局勢趨勢最為合情合理,並作出適時適切的選擇和制定行動策略。

下判斷的過程中,我們先要對人和事作出觀察:(1)察看呈現出來的問題,和被掃入地氈底下的矛盾和潛在問題;(2)聆聽別人的說話,包括傾聽言下之意、弦外之音,揭露被粉飾或扭曲了的信息,還要分辨語言藝術、謊話和隱瞞;(3)用心靈感受別人的憂慮、畏懼、欲望......

倘若你只跟合得來的人交往,在網上只看與自己觀點相同的資訊,智囊軍師皆是同聲同氣的人,感覺固然舒暢,但也容易形成「圍爐自high」的遐想和團體迷思(group think)。聽不見、感受不到朋友圈以外的批評、

Continue Reading

勉強無幸福

有位遠方的朋友,10年未見。幾經辛苦,轉機加坐車,來到她居住的小市鎮,為的是再與她一席話。

剛坐下不久,只聽她打電話給別人,敦促對方快點過來加入我們的飯局。我一心來跟她吃飯,當然希望少一點「閒人」,遂豎起耳朵企圖找尋線索。

放下電話,她沒有告訴我發生何事,我們開始10年沒見的許多話題。不久,一名年輕男子走進我們的房間,她才介紹說那是她大學畢業兩年的女婿。我禮貌地跟他聊天,他沒精打采地回一句;我繼續施展渾身解數創造話題,他說正在創業,我也順着他講創業,但他始終談不上哪裏去。

我來這小鄉鎮的目標很明確,就是了解朋友的最新工作近况,既然已努力engage 女婿15 分鐘,是時候讓這乏味的對話畫上句號。

我們的千言萬語,一口氣便說了半頓飯,女婿細聲在朋友耳邊說了什麼,朋友跟他輕聲說不。我沒留意他們在糾纏什麼,隨意慰問一下。

原來女婿想先行離開,我馬上說:「沒問題,不耽誤你的工作。」朋友卻不同意,「難得你來訪,我就是要他多聽你講話……」

看見女婿人在心不在,一臉被迫應酬的怪模樣,我也不太自在,便趁機對女婿說:「沒事的,你離開吧。

Continue Re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