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a Ho's Weekly Column

Tag: Reflection

Total 35 Posts

工作透支的先兆

過去十年,我不時為自己把脈,緊貼身心靈的狀態,以在人生跑道上馳騁。我認為至寒至陰的障礙物, 莫過於工作透支(job burnout)。

大約四年前,我發現一些透支的先兆。在屯門設立的社企毛衣廠忽然變得很遙遠:之前連續幾年每天從九龍坐車到屯門五十分鐘,我都不覺得怎樣,這時卻漸漸感到路程遙遠,一想起來便覺乏力。

我也為着同時製作音樂劇和電影的事宜感到疲憊,覺得自己是一台工作機器,每時每刻都須用氣力刻意完成瑣碎事情。

我開始意識到自己可能步入了工作透支的狀况,並留意到幾個透支的徵狀。最明顯的是精神疲憊,力不從心,這有異於體力疲倦。有些事情我就是提不起勁去推動,從前的拼勁、把不可能變為可能的鬥志,每天被蒸發一點,靈魂被蠶食一點,我活像一個慢慢泄氣的氣球。

還記得當時我須處理許多媒體關係,但很多記者都不先做好功課就進行訪問,而且寫來寫去都是表面和重複的內容。有位電視台導演約我做訪談,我有點應付不暇,說:「你們節目一向訪問達官貴人、社會賢達,看來你找錯了人……」他堅持不一定找名人,總之很想寫我的故事。

我例行公事地拋出一個對記者必問的問題:「你看過我在專欄介紹我們的理念和故事的文章沒有?」

如我預料,他說:「沒有。可以一邊訪問一邊聽你說……」

「不行!」我斬釘截鐵地說:「你還未準備好就來做訪問,效果只會流於片面,

Continue Reading

擁抱逆境

一位朋友說起其侄女在我的母校念中學,「她想參加某一校隊,但在遴選時竟被拒絕。」

我聽得出言語間帶有絲絲不忿,問:「有什麼不妥?」

「她爸爸認為學校理應讓任何有興趣的學生加入校隊,拒絕參與令小朋友氣餒。他想過向學校表達不滿。」

我不同意這種想法,「孩子從小培養面對挫折,磨練品格,我看這才是福氣!你寧願她15 歲還是25 歲才開始經歷挫敗?」

朋友打量我究竟在說反話還是認真的。我繼續解說:「過分保護孩子只會製造玻璃心,日後出來社會做事稍遇不如意的事,便覺世界末日,豈不更容易精神崩潰?孩子真的有興趣該項活動,還可以參加班際比賽,既可從次一級別發展興趣,又能裝備自己下一年重考校隊。不然,挑選另一個更適合自己所長的校隊。」

孩子遇上挫折,父母親朋長輩的取態很重要。家長憤憤不平要為孩子出頭討公道,孩子便學會把責任推給學校和選拔過程;家長開導孩子從正面角度面對挫敗,孩子便能啟動學習心態回應逆境,視失敗為歷練,反思自己不足。

最近有人想請我演說,分享成年人如何面對逆境。我有點為難,估計人們大多想聽一個飽受特大苦難(如大病、車禍、破產)卻能絕地反擊東山再起的人演說,這才有號召力。友人堅持那些「浩劫生還者」對一般人來說,距離太遠,難以產生共鳴。

Continue Reading

不勞而獲與不辭勞苦

現代人在不知不覺中日益追求instant gratification(即時滿足),轉換工作愈見頻繁,對磨練基本功的日常運作,也更顯得不耐煩。

我組織心度遊的其中一個環節,通常會攙入抗衡即時滿足的元素,例如進入當地人的原始職業,體味慢活、大自然及不確定因素。

上月一行七人遊歷距離日本大阪兩小時車程的一個小鎮,跟着漁夫出海捕魚及農夫下田幹活。

我們到訪一所農業學校,適逢是薯仔收割季節,遂興高采烈地走進田間動手挖薯仔,拔起一株葉便能連隨抽出幾個大薯仔,泥土裏還能挖出好幾個,我們像發現寶藏似的興奮莫名。

農夫本來準備每人收割兩株,但眾人愈挖愈激動,笑聲歡呼聲連連,農夫遂讓我們把餘下的薯仔都收割掉,還隨即烤給我們食用。

沒有經歷播種、灌溉、施肥、除雜草等過程,大家雖知是不勞而獲的收割體驗,但還是很享受收割的無比快樂。

吃飽喝足之後,來到農夫的水稻田。大家站在田邊,靜靜觀看稻田上的金光水影,還有插秧不到一個月的翠綠禾苗。

三十多歲的農夫在大阪長大,大學畢業後來鄉耕種,在農業學校認識了現在的丈夫,於是,邊學有機耕種,邊拍拖邊追夢。丈夫敏捷地走進田間,示範如何除雜草。他解釋說:「一般農田,只需花一點點錢買化學物質,就能防止雜草生長。有機耕地全靠人手或簡單機器除雜草。可想而知,有機耕種需要花更多人力和心血。

Continue Reading

一口煙也不要試

認識我的朋友肯定不會相信,我剛進入職場時,曾悄悄地考慮吸煙。

我認真地問一位抽煙愈見頻繁的同事,吸煙是否有提神和提高創作靈感之效。「第一支煙確實帶來驚喜。」她又接着說:「頭十根煙還感到快感。」

說罷,抽一口煙,頭微轉向右邊,撇着嘴向空氣噴出長長的煙霧。這種神情和「格調」,我已見證了三年——從她在英國基於好奇和所謂的工作應酬而開始抽煙,至來到香港後的近乎煙不離手。
她努力解釋:「從第十一根煙開始,那種快感和所謂提神功能便逐漸下降。於是,你會抽得更多和更頻密,希望找回第一根煙給你的那種感覺。」

她這種「反高潮」的內容,令我摸不着頭腦,遂問:「即是說,只需加強力度,便能追回第一次抽煙的快感?」

「不,永遠不行。」她強調。「至於提神嘛……抽煙之後,我的精神下降,惟靠抽更多的煙,才能回復未抽煙時的精神狀態。」

「你把香煙說得像毒品一樣……」她的清醒程度和表達能力,令我有點出其不意。

她柔柔地說:「抽煙和吸毒基本上沒分別。身體倚賴抽煙來回復接近正常的狀態,那是身癮;人總是憧憬當初第一口煙的效果,那是心癮,且更難耐。」

我還是天真地問:

Continue Reading

我的個人功課

早前趕往北京找高人指點迷津,在機場奔跑到一間書店,買龍應台的新書《天長地久》,在機上慢慢細味。

龍應台在序言說:「一個人的功課,通常指的是,你用什麼方式讓你自己人格的整個『生態系統』更乾淨健全。你如何在獨處時無愧天地,如何在與人相對時情理通透⋯⋯我的個人功課,卻是在潰散的時代裡如何重新找回單純的初心?」

只看了一篇自序,和給美君(龍應台母親)的第一封信,竟已眼濕起來,似乎被作者說中了一些心事。過去十年,每當我要轉行、創辦新事業,就是做一個人的功課,重新找回單純的初心。

這時候,飛機餐送到跟前,打擾了我的思緒。打開那平日不會吃的飯盒,嗯,一眼便看出這是不尋常的蒸肉餅飯,心頭為之一動。我放下膠叉,凝視一會——這一刻罕有地經歷著單純的喜悅,單純的感恩。

機艙服務員還在旁邊,我按不住衝動,問:「現在聘用了哪一間餐飲供應商?」

空姐面露絲絲錯愕,打量我是否要投訴什麼。我連忙解釋:「蒸肉餅飯!居然中看又好吃,有驚喜啊!」

空姐咧嘴而笑,說:「我也不清楚誰是外判商,

Continue Re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