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起領導和管理,大家很自然地談論別人或自己的成功經驗。他山之石和成功案例固然有重要的參考價值,但從自己的失敗例子學習反思,價值更有過之而無不及。
這幾年,我給了不少演說和領導力講座,主要介紹恩師——哈佛大學Ronald Heifetz創立的「調適性領導」(adaptive leadership)理論與實踐,把四個月共二十節的課堂濃縮為幾小時。縱然聽眾感到莫大啟發,但許多人在意見書裡表示「不夠喉」,有些人則說不懂如何應用出來。我亦感到即使給予大家有用的「管理工具」,甚至是一把屠龍刀,沒有深入跟大家練習,很多人回到現實生活的壓迫後,不容易把「心法」發揮出來,最後只會拋諸腦後。
近年,我多拿出一點時間當「企業教練」(executive coach),推出密集式的領導力工作坊,在講學中滲入更多討論、練習和體驗(experiential learning),讓頭腦上的領導學知識轉化為「入心入肺」的反思能力。
在八至十二位中高層管理者的培訓班裡,我要求每人先撰寫一個「領導失敗案例」,初步分析自己在事件中做得不好的深層次(非技術性)問題,包括逃避面對的地方及盲點等因素,而影響了當時的判斷、觀察、
